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
“小个专”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2025-05-24 06:00:30

中国消费者报南宁讯岳妍菲 记者顾艳伟)新业态行业是小个专以技术创新、应用创新、党建模式创新为内核并相互融合的引领新型经济形态,以外卖、高质夜间经济、小个专地摊经济等为代表的党建新业态与民众生活深度交织。记者近日从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市场监管局获悉,引领今年以来,高质该局巧用党建“绣花针”,小个专穿起新业态发展千条线,党建绣出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引领

在八步区远东商圈党群服务中心,高质外卖骑手有的小个专在饮水,有的党建在给手机充电,有的引领在休息等待接单,奔波的外卖小哥可以在这里得到短暂的休憩。目前,八步区像此类借助“红色驿站”打造“小哥之家”的休息场所共计11个,以此提升外卖骑手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针对外卖骑手行业特点,该局还结合党建活动,开展食品安全、电动车使用安全等培训,覆盖外卖骑手300余人次,增强外卖骑手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保障食品安全是外卖平台的首要责任,八步区市场监管局外面通过“约谈+实地督查”的方式,督促美团、饿了么等平台履行主体责任,严格核验、管理入驻平台商户的身份,指导外卖平台建立健全餐饮外卖商家配送环节使用外卖封签制度,确保配送环节餐食不受污染,全年辖区投放使用外卖封签超过58万张。

八步区市场监管局积极为夜市物业人员提供一站式服务,为夜市经营户发放32份《食品摊贩备案卡》,并安排该局志愿者到夜市进行检查和提供志愿服务。在江滨华府夜市,每个周末都能看到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穿梭在各个摊贩之间,指导他们如何办理健康证、食品经营许可证、小摊贩证等。“出摊时记得亮证经营,每样商品明码标价,食物制作和保存时要注意卫生,不得销售变质食品。”志愿者白战德提醒摊位老板时说。

同时,借助外卖骑手走街串巷的“一线视角”,将他们发展成为食品安全志愿服务者。骑手将商户存在的疑似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推送至平台,今年内收到外卖平台反馈涉及食品安全相关线索164条(次)。


责任编辑:温馨宁
  • 中心 | 综合 | 文化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上海泰宏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福建泉州 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  浙江累计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超2000种  “铁拳”行动  北京石景山开展特种设备安全检查  提升防作弊、防篡改能力 加油机新国标实施  上海:“一址两用”助力外资企业开设分装中心  最新发布  “食安辽宁”校园溯源管理功能在辽宁4市试点应用  陕西西安:“一户一档”新模式助推“个转企”高质量发展  提升药品监管效能 “嘉兴药品检查”工作平台率先建立  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福建市场监管在行动  北京丰台:开展夏季水产品安全检查  校园食品安全  整治“鬼秤”  福建泉州 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重庆万盛经开区:严查暑期旅游市场  广东开展“儿童用品放心购”和“大型游乐设施放心玩”行动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  浙江台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  浙江绍兴:开展暑期食品安全研学活动  福建泉州 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陕西西安:“一户一档”新模式助推“个转企”高质量发展  专项检查景区食品 保障游客吃得放心  北京丰台:专项检查电子烟市场  严查夏季旅游商品  杭州鲜丰水果上线“安心付” 距离“水果自由”更近一步  北京顺义:专项检查冷饮市场  广西融安查扣300余件假冒“贝亲”奶嘴、奶瓶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上海金山举办食品安全立功竞赛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上海推广10个合同示范文本  广西北海“专利超市”开业  福建通报豪早、妙客等4家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结果  吉林敦化开展殡葬祭祀用品市场专项检查  广东深圳: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6个事项主题场景  贯彻落实《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  江苏南京开展“放心消费•宁来讲” 消费体察  市场监管行风建设在行动|陕西延安:送法进企促发展 执法帮扶暖人心  广东开展“儿童用品放心购”和“大型游乐设施放心玩”行动  浙江绍兴:开展暑期食品安全研学活动  四川召开儿童和学生用品安全守护行动座谈会暨校服质量分析会  优化营商环境|辽宁积极服务和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福建通报豪早、妙客等4家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结果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  湖南湘西:进村宣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江西鹰潭:多措并举推动惠企政策落实 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浙江台州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验收  使用过期原料 北京熠昕餐饮服务有限公司被处罚  吉林延边:多点发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试行评价退出机制 广西桂林为学校食堂供应商戴上“紧箍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