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中心
最新发布

2025-05-24 22:51:57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孟刚)近日,最新发布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第2号修改单(以下简称第2号修改单),最新发布将于2025年3月1日起实施。最新发布其中,最新发布“茶叶及相关制品”为新增内容,最新发布针对茶叶的最新发布包装层数,修改单进一步从严要求,最新发布将茶叶的最新发布包装层数由“不超过四层”调整为“不超过三层”。

第2号修改单规定,最新发布粮食及其加工品、最新发布茶叶、最新发布月饼及粽子不应超过三层,最新发布 其他商品不应超过四层。最新发布在包装成本方面,最新发布《修改单》规定,最新发布生产组织应采取措施,控制除直接与内装物接触的包装之外所有包装的成本在产品销售价格中所占比例应符合相应要求: 销售价格在200元以上的茶叶生产组织应将比例控制在15%以内;销售价格在100元以上的月饼和粽子的生产组织应将比例控制在15%以内;其他生产组织应将比例控制在20%以内,此外,月饼、粽子和茶叶的包装不应使用贵金属和红木材料。

第2号修改单增加的商品包装质量部分,如要求“茶叶、茶制品、调味茶的商品包装质量应不大于内装物质量的8倍”,其中将茶叶及相关制品细分为“紧压茶”和“其他茶叶及相关制品”,并分别规定紧压茶商品必要空间系数k值为9.0,其他茶叶及相关制品k值为13.0。此外还规定了鱼松和虾松、速食干海参产品等的k值。

据悉,第2号修改单实施日期前生产的符合GB 23350—2021的商品可销售至保质期结束;在2021年12月31日前已上市且在保质期内的或免除标识产品保质期的商品可继续销售。

记者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于2021年8月修订发布了GB 23350—2021《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国家标准,于2023年9月1日起实施。此后,针对月饼和粽子过度包装问题,市场监管总局于2022年5月发布了GB 23350—2021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已于2022年8月15日实施。

责任编辑:
  • 中心 | 综合 | 文化 |
  • Add: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Tel:020-123456789

    | Copyright © 上海泰宏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Rights Reserved>
    友情链接: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  油烟扰民“点题整治” 福建市场监管在行动  福建通报豪早、妙客等4家食品生产企业飞行检查结果  江苏常州:以 “四色”提升消费环境“含金量”  北京丰台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整治“鬼秤”  守护夜间“烟火气”  广东开展“儿童用品放心购”和“大型游乐设施放心玩”行动  试行评价退出机制 广西桂林为学校食堂供应商戴上“紧箍咒”  北京丰台举办企业商标品牌管理与保护实务专题培训会  广西桂林开展成品油执法检查  上海金山联合开展奶茶店检查  山东省消协提示:假期重安全 儿童玩具“三注意”  北京丰台:开展夏季餐饮食品安全检查  天津:9家药品网络经营主体被约谈  提升药品监管效能 “嘉兴药品检查”工作平台率先建立  浙江绍兴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工作  浙江绍兴积极推进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工作  吉林延边:多点发力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凤南网络科技、广州义德康生物科技等公司被罚  广西桂林开展成品油执法检查  保障舌尖上的安全!上海金山举办食品安全立功竞赛  陕西西安:“一户一档”新模式助推“个转企”高质量发展  整治“鬼秤”  福建发布消费提示:槟榔及槟榔制品不得标识“食品”或“食用”  增强质量意识 推进高质量发展  湖南湘西:进村宣讲《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  浙江嘉兴开展中药生产专项检查  广东深圳: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6个事项主题场景  提升防作弊、防篡改能力 加油机新国标实施  吉林延吉:突击检查网红饮品店  广西桂林开展成品油执法检查  广西北海“专利超市”开业  南京都市圈放心消费一体化协作会议召开  上海:“一址两用”助力外资企业开设分装中心  吉林梅河口:消除27起农村食品安全隐患  维护消费者权益 上海推广10个合同示范文本  广东开展“儿童用品放心购”和“大型游乐设施放心玩”行动  反不正当竞争在行动  试行评价退出机制 广西桂林为学校食堂供应商戴上“紧箍咒”  北京东城:专项检查古装旅拍价格  上海:“一址两用”助力外资企业开设分装中心  山东肥城:“所社联动”守护群众乘梯安全  江苏常州市场监管部门提醒:网络消费需看清店铺经营资质  重庆万盛经开区:严查暑期旅游市场  广西北海查获1000余件假冒名牌服装  重庆销毁货值1500余万元侵权假冒伪劣商品  福建泉州 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  福建古田:持续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  浙江累计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超2000种